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校企合作工作简报
(第十三期)
产教融合办公室编 2018年11月
本期要目
Ø 订单班动态
Ø 产教融合办公室“走进矛盾、破解难题”推进作风建设
Ø 我校当选装配式建筑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理事单位
Ø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建筑工程系校企合作理事会圆满召开
Ø 商务外语系世格“鑫人才”跨境电商订单班开班
Ø 会计系大圣教育订单班举行开班仪式
Ø 经济管理系“顺丰订单班”签约仪式成功举行
Ø 商务外语系开展“舜和精英班”餐饮培训成果考核
Ø 经济管理系邀请专家进课堂创新市场营销模式新思路
Ø 机电工程系立足校企项目评审探索新模式服务新动能
Ø 信息艺术系与天信通携手召开物联网专题讲座
Ø 信息艺术系广汇创意工作室师生走进亿丰彩印
Ø 工作简讯
Ø 校企合作优秀案例连载三
现代学徒制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粮食工程专业现代学徒制优秀案例
订单班动态
l 会计系——大圣教育订单班
11月6日,由会计系与大圣教育举办的“大圣教育订单班”开班仪式举行,开班仪式由会计系就业辅导员主持,大圣教育张晋经理、会计系分管校企合作副主任出席开班仪式。
l 商务外语系——舜和职业经理人订单班
11月22日,山东舜和酒店集团在我校旅游与酒店管理实训中心开展餐饮培训成果考核。商务外语系酒店管理专业17级“舜和精英班”26名同学参加了此次考核。考核分为理论考试的现场竞答,托盘技能考核,中餐摆台,斟酒四个项目,每项各占总成绩的25%,最终评选出团队总成绩第一名,并发放奖励。
l 经济管理系——顺丰订单班
11月23日,经济管理系“顺丰订单班”成功举行签约仪式,校企双方相关领导、教师和16级顺丰订单班的全体学员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签约加强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模式。
l 商务外语系——世格“鑫人才”跨境电商订单班
11月30日,商务外语系举行了世格“鑫人才”跨境电商订单班开班仪式。青岛世格教育有限公司经理周茂祥、商务外语系主任李刚、应用英语教研室主任王红、订单班全体学生参加了开班仪式。
产教融合办公室“走进矛盾、破解难题”推进作风建设
产教融合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任务,“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以加强作风建设工作为契机努力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实际矛盾和问题。
“产教十条”规范作风建设。制定《产教融合办公室改进工作作风措施》,要求部门成员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作风改进: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二是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做好遵守工作纪律的标兵;三是树立服务意识;四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五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六是加强调研工作;七是提高工作效率;八是树立工作责任感;九是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十是注重工作实效,当日事当日结。
以“三严格”保障项目申报。根据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和山东省职工教育协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相关项目申报要求,以“三严格”强化作风建设,在有限时间内顺利完成项目申报工作。一是严肃对待。提振精神,学习文件,明确重点,将分工精确制定到部门及个人;向相关职教专家、行指委专家学习政策,邀请专家进行把关和指导。二是严格要求。严格对应申报项目要求,按照部门及人员分工认真搜集佐证资料,力求上报数据真实准确;从图文细节入手统一格式模板,规范内容形式,展现出学校严谨务实的精神风貌。三是严谨作风。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制定好分阶段工作计划表,加班加点、全力以赴;与食品系协调配合,反复审定,力求申报材料精益求精。
改进文风讲好产教融合故事。按照学院校企合作工作管理办法,征集各系部校企合作案例,新闻稿件撰写坚持群众路线,做到实事求是,避免形式主义、闭门造车,改进校企合作宣传报道文风,通过宣传工作提升我校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新闻通讯《激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动能——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侧记》在《山东教育报》发表,并被大众网等媒体转载;《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六大交互”激发职业教育发展新动能》在中国教育在线发表,并被山东之窗等媒体转载。
着眼实际问题提高服务能力。在对各系部开展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从解决校企合作实际问题入手,重新修订《校企合作工作管理办法》和《校企合作项目立项资助管理办法》,在办法中增加了“重点和重大项目”申报立项,为重大项目申报提供便利。
我校当选装配式建筑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理事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相关文件精神,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创新装配式建筑专业共建人才培养模式,日前,“装配式建筑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会议,共有来自全国的本科、职业院校共109家,210位代表参与,我校受邀出席,并当选理事单位。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装配式建筑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围绕装配式建筑探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精准人才培养等问题,为搭建装配式建筑教育总体战略布局指明了方向。我校当选理事单位,可以广泛开展交流互动,有效助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共享等工作。”我校建筑工程系主任赵海成介绍说。据悉,我校建筑工程系此前已开展了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教学,未来将继续整合其他成员单位优质资源,实现在装配式建筑教学人才培养及教学科研方面的新突破。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之路任重道远。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建筑工程系校企合作理事会圆满召开
2018年11,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校企合作理事会在我院建筑工程系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议主题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建筑工程系副主任朱峰、系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首先,朱主任代表建筑工程系致欢迎词,对各理事单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我们要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个职业教育最本质的特征,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途径与模式,实现共赢局面;学院也积极支持各理事单位发展成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在发展现代学徒制、开发教材、招生就业等各方面协同育人,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果。
理事会成员加百利软装设计中心总监康林霞详细讲解了深度产教融合对学校和企业的重要意义;同时讲述了与建筑系的合作历程和成果,期望在今后的人才团队培养和项目合作等方面有更深入的开展。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合作增添力量,创新开拓未来。希望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校企合作理事会在职业教育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的大背景下,形成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产教深度融合、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共同为行业、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商务外语系世格“鑫人才”跨境电商订单班顺利开班
11月30日,商务外语系举行了世格“鑫人才”跨境电商订单班开班仪式。青岛世格教育有限公司经理周茂祥、商务外语系主任李刚、应用英语教研室主任王红、订单班全体学生参加了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李刚首先介绍了“鑫人才”订单班的基本情况,对商务方向学生未来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说明,表达了对学生未来的期许,鼓励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用心交流,要自觉遵循订单班的相关纪律和规定,争取依托企业资源走好跨境贸易职业道路。随后,青岛世格教育有限公司周茂祥经理向师生们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跨境电商行业就业前景、学生的就业环境及订单班课程内容等。订单班课程结束后,通过双向选择,近20名学生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
世格“鑫人才”跨境电商订单班是校企双方在前期校内联合实训基础上的又一深度合作。订单班的开设将进一步深化专业改革,丰富学生的就业渠道,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今后,应用英语专业将进一步在核心课程建设、实训条件建设、技能大赛、学生实习就业、创新创业等方面与青岛世格开展全方面深度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外语外贸人才。
会计系大圣教育订单班举行开班仪式
11月6日,由会计系与大圣教育举办的“大圣教育订单班”开班仪式举行,开班仪式由会计系就业辅导员主持,大圣教育张晋经理、会计系分管校企合作副主任出席开班仪式。
崔立升对本次订单班的基本情况做了简单介绍,对双方校企合作给予高度评价,对订单班学生寄予了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树立崇高的志向,认真刻苦地学好专业基本功,全面锻炼个人综合素质,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晋发表重要讲话,她为订单班学员详细规划了以后的工作蓝图,指明了订单班学员的职业规划路径,提出“六个一”工程:一是全心全意为学员服务;二是构建一张覆盖山东省的教育网络体系;三是搭建一个温暖、可靠、高效的教育晋升平台;四是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具有引领意义的教育服务标准体系;五是拓展一条教育服务为主、其他行业兼顾的产业链;六是培养一支能学习、会沟通、善管理的集凝聚力与战斗力于一身的团队。张老师尤其强调了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希望通过与会计系的合作,培养一批有正义感、有爱心、甘于奉献、有创新精神、有专业理论素养和教育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大圣教育的人才队伍。
经济管理系“顺丰订单班”签约仪式成功举行
11月23日,经济管理系“顺丰订单班”成功举行签约仪式,校企双方相关领导、教师和16级顺丰订单班的全体学员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签约仪式上,孙序佑老师首先对到场嘉宾做了简要介绍,并代表学校对顺丰速运有限公司领导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校企双方分别就校企合作、顶岗实训、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洽谈,真正做到为企业培养优质人才,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烟台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田博对顺丰订单班学员表示了欢迎,并对此次顶岗实训提出了要求和期许,希望同学们都能够顺利完成实训,有所收获。
此次签约代表我校与顺丰的校企合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校将努力做到与时俱进,适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强化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加强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模式。
商务外语系开展“舜和精英班”餐饮培训成果考核
11月22日,山东舜和酒店集团在我校旅游与酒店管理实训中心开展餐饮培训成果考核。商务外语系酒店管理专业17级“舜和精英班”26名同学参加了此次考核。考核分为理论考试的现场竞答,托盘技能考核,中餐摆台,斟酒四个项目,每项各占总成绩的25%,最终评选出团队总成绩第一名,并发放奖励。
整个比赛过程精彩纷呈,通过展示选手的标准站姿、手托托盘姿势及耐力等环节,考验学生对托盘这一专业基本功的熟练掌握程度。在中餐摆台环节中,选手们铺装饰布,摆放碗碟筷勺和酒杯都有条不紊,展现出了饱满的热情和娴熟的摆台操作。考核结束后,山东舜和商学院培训师王梓宸老师对同学们进行了现场点评和指导。
此项活动将专业基本功展示与技能竞赛融为一体,将为集体争荣誉与个人奋勇争先融为一体,将弘扬团队合作精神与展示良好职业素养融为一体,彰显了商务外语系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教育教学之本的理念,体现了强力推进职业技能训练的常态化教学。
经济管理系邀请专家进课堂创新市场营销模式新思路
11月24日,经济管理系邀请到了山东省绿色食品评审专家库专家张滨来我校,作题为"信息时代营销模式新变革”的讲座,经管系市场营销专业全体学生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张滨分析了目前国家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信息化时代的特征,鼓励同学们把握经济大趋势,并在大趋势下挖掘自己的优势;同时讲述了共享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使全体同学对共享经济有了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意识到共享经济的崛起使消费模式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市场营销模式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各种自媒体营销、视频营销、社群营销、微信营销等新的营销途径和模式迅速发展;张滨还详细介绍了自身从事的共享农业创办的思路和经营模式,就共享经济推动下的营销模式新变革的发展前景与现场学生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并对大家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他鼓励学生课余时间积极进入营销一线企业实习实践,并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对营销模式进行创新,明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机电工程系立足校企项目评审 探索新模式服务新动能
11月2日,机电工程系“汽车车灯柔性生产系统”项目组师生与烟台通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晓波一行进行“汽车车灯柔性生产系统”项目评审。
方案论证环节,由曲晓、华文杰、李凯阳、张焕暄四名同学分别介绍了“汽车车灯柔性生产系统”的布局、设计、计算、结论等,重点论述了主框架、转台、上胎具、下胎具、导向柱、压实与气路的设计与计算。项目评审结束后,唐晓波经理对学生们参与项目的进展和学生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机电工程系“基于项目制的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表示此次方案设计所用原理正确,实现方法切合实际,建议方案通过。
此次科研项目的实施,既支持企业实现了技术升级,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岗位锻炼机会,有效推动了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需求”“设计”“采购”“生产”“交货”等各个环节,循环承担企业实际岗位中“市场人员”“设计人员”“物资人员”“加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相应任务。
机电工程系致力于加强同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同烟台通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并合作开发“汽车车灯柔性生产系统”,在近一年的时间,在双方工作人员和学生的努力下,经过项目通过需求调研、生产现场调研、方案设计、关键点设计与计算,最终项目完成了详细设计,形成了详细设计报告。
物联网专业与天信通携手召开物联网专题讲座
为使物联网专业学生对物联网及相关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对物联网学习的兴趣, 11月12日,物联网行业资深专家、青岛天信通有限公司姜经理为17级和18级物联网校企业合作专业学生深入讲解了物联网行业最新发展状况,介绍了物联网正处在产业爆发的机遇期。
据GSMA预测,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物联网数量将达到252亿,远高于2017年的63亿。姜经理例举智能家居下的无人酒店,以及阿里、京东、恒大等大型企业进军智能农业等等,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姜经理表示,未来,物联网平台将成为产业生态构建的核心要素,且产业各方面围绕物联网平台加速布局。因此,也可以这样断言,未来的公司都是物联网企业,他们享受着物联网的各种便利,利用物联网工具和技术,生产物联网产品,为人们提供物联网服务。物联网必定是一场技术和商业模式的革命。
本次物联网专题讲座在给物联网专业的同学普及物联网知识的同时,为同学们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今后,信息系将与青岛天信通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共同为社会培育人才才,实现产、学、研三方共赢。
信息艺术系广汇创意工作室师生走进亿丰彩印
为更好推进信息艺术系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推进校企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11月24日,广汇创意工作室16级成员和17级新成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到亿丰彩印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
参观过程中,亿丰彩印有限公司张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印刷生产第一线,从印前制版、印刷、装订等阶段,逐一细致介绍每个阶段的现代印刷工艺,并强调了宣传单主要是采用四色印刷机彩色印刷;书籍的封套在印刷后都需覆膜或过油来保护油墨及提高强度;手提袋的制作材料一般为牛皮纸、白卡纸,铜卡纸,OPP,塑料复合、无纺布等;比较高档次的包装盒采用特种纸张如铝箔纸,金卡纸,银卡纸,珠光纸,镭射纸等;随后又简单介绍了海德堡印刷机、骑马钉联动线、配页联动线、紫明椭圆型胶订机、晒版机、烤版机等操作技巧。
参观中同学们了解了书籍、包装、海报等印刷过程,加强了对印刷工艺及流程的认识,领略了现代化、先进化的数字印刷机,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更增进了学院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工作简讯
1.11月2日,机电工程系段彩云、王强、董学臣前往亚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实地参观并洽谈校企深度合作。双方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培养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并对学生见习、实习就业、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等具体合作事项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洽谈,初步达成了深入合作的意向。
2.11月5日,信息艺术系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迟静、王晓娜走访烟台企艺企业形象设计有限公司,并进行了校企合作挂牌仪式。在公司交流期间,双方就设计速成课程、开展设计理念与设计能力的培训等方面达成共识。
3.11月22日,商务外语系酒店旅游技能协会指导老师带领17、18级酒店管理专业的同学到烟台南山皇冠假日酒店进行现场岗位认知学习,开展“第二课堂”建设,加强学生专业素质教育,促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培养。
4.11月30日,商务外语系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烟台丽景酒店集团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专业课。酒店经理从普通餐饮到高端宴会,从前厅服务到客房服务,从企业发展到行业发展,从企业文化到行业认知为同学一一讲解。
校企合作优秀案例连载三
现代学徒制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粮食工程专业现代学徒制优秀案例
2017年粮食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被省教育厅确定为试点项目,食品工程系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扎实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
一、粮食工程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概况
(一)校企联合商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作引领,依托行业优势,与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青岛丹香食品有限公司签订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分工与职责,成立现代学徒制合作培养委员会。定期举行试点项目研讨会,针对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如现代学徒制的培养课程设计、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教材研发、双导师的遴选、企业的人性化培养、企业学分转化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并达成了共识,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细化了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为试点工作的坚实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校企联合招生,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
按照“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要求,在学院招生就业部门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指导协作下,2017年9月,2017级粮食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报到入学后,通过招生现场宣传、企业宣讲、媒体宣传等工作,学生、企业进行了双向选择,组成了“中裕班”和“丹香班”。
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青岛丹香食品有限公司、学校、学徒制班级学生签订了现代学徒制三方协议,明确各方责任、权利及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事宜。
二、实践“共建共享、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和技术工作岗位的实际,构建了基于“共建共享、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结合
行业职业标准和中裕、丹香的岗位标准要求,共同制定了现代学徒制粮食工程技术专业“四阶段工学交替,一体化能力提升”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分四个阶段在校内和企业交替进行,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把学徒制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实现粮食工程技术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来设置课程,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校企共同建设了“课岗证三位一体、双课堂融合培养”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发适合企业的项目课程,并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来承担教学任务。
(二)校企联合提升,优化互聘共用教学团队
根据粮食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建设由合作企业专家、技术能手、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以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强化“双导师制”教学团队建设。实施学校与企业管理人员双向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推动专业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及时完善和更新相关理论知识。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评选并奖励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和师傅,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选派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
三、校企联合培养,教学过程科学有序
校企紧密合作,按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科学设计、实施教学全过程,利用校内和校外实训场所,完善“任务练习、分段训练、跟岗锻炼、顶岗历练”的训练形式,促进学徒基础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相互衔接、相互渗透。企业全程参与试点班级的教学,派遣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指派师傅担任学生的导师。
(一)校内教学过程顺利完成
第一学年教学过程主要由学校承担、企业辅助,学生完成了基础文化课的学习,企业导师对企业文化进行了专题讲解,学生对企业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进行了企业识岗,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要求和职责以及对企业文化有了深刻认识。
(二)企业教学过程有序进行
依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要求,食品工程系与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中裕班学生进入第二学年的跟岗实习和轮岗实习阶段,企业工程师主讲,专任教师辅导,创新了“刚学交替、轮岗互动”的教学模式。为了顺利开展学徒制教学,系部与中裕相关专家共同协商制定了学徒制实施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开发等工作。
目前,2017级现代学徒制中裕班学生已经顺利进驻企业,作为学徒同时也作为企业员工,进行了体检,办理了入职手续,开启了跟岗实习阶段学习阶段。企业教师根据教学培养计划开展教学,主要包括《粮油食品企业管理》、《小麦检测及存储》、《小麦清理(初清、中清、精清)》、《初加工模块观摩实践及座谈》、《小麦加工在制品及产品检测》、《小麦加工在制品及产品检测》、《小麦制粉技术》、《面条加工技术》、《食品研发知识》、《谷朊粉加工技术》等16门企业课程,辅导教师有企业技术骨干专家担任,专任教师辅导完成。
企业课程教学负责人赵成礼介绍:“企业开设课程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在从专业知识从无到有的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干这行、爱这行”。中裕班学生胡冬爽在总结中这样写:“在这里,老师变成了领导,同学变成了同事。我在心理上努力去适应全新环境的同时,最大的体会莫过于实际工作方面的收获。特别是我亲眼看到工人师傅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工人师傅们这种作风和精神值得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好地学习、继承和发扬。”中裕班全体学生都非常珍惜现代学徒制给予他们企业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比普通高职生有更多的实践经验,能够帮助他们顺利踏入社会、走进企业。
3.校企联合管理,学生考评工作进展顺利
为保证教学质量,完善校企联合管理,食品工程系联合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青岛丹香食品有限公司共同制定了岗位标准、学徒考核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学生在企业作为学徒期间,一方面作为学徒需完成企业课程考核要求,另一身份作为学生需完成《现代学徒制实习手册》,校企双方联合管理,构建“校企一体化育人”的教学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
2017级粮食工程专业现代学徒制班将在学院和企业双方共同努力下积极推进,我们也将不断完善现代学徒制试点管理制度,保障学徒制试点顺利实施。